名医四清快点开看看哪些中药有副作用

有些中药,本来就是食品,自然服用安全。大多数中药是植物,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断筛选,所以服用比较安全。于是有人以为中药无副作用,多吃点也没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尤其在盲目超量服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急慢性中毒屡见不鲜。虽然中药的副作用屡见报道,但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从中发现不少有毒植物可以治病。又据文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专业医生就已“聚毒药以供医事”,秦汉时期的《神农百草经》收载药物种,均明确注明有毒无毒。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草药在五千种以上,较为常用的也有五百种左右。其中大多数无毒或毒性不大,但也有一些毒性明显,甚至有剧毒。所谓毒就是指一种药物的“偏性”。什么病用什么药,应根据病情而定,只要药病相投,用药剂量适当,巴豆、砒霜也是良药,药症不投,人参、甘草亦成“虎狼”。古今医者长期实践证明,中药用量过大,使用不当,均可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现将一般情况简述如下:

(1)中毒反应:砒霜、水银、斑蟊、红娘、生滕黄等属剧毒药品。生白附子、生草乌、生天南星、生甘遂、生硫黄、生半夏以及马钱子、狼毒、朱砂、蟾酥、巴豆、罂粟壳、白降丹等也有大毒。有些不常用的草药,毒性也强烈,如雪上一支蒿、天仙子、闹羊花、毛莨、断肠草等。对这些药物不能随便服用,确需使用,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否则会引起中毒反应,如唇舌发麻,恶心呕吐,心慌,面色苍白,皮肤冰冷,胸闷烦躁,呼吸缓慢,严重者昏迷不醒。

(2)过量服用:有些中药虽然毒性不大,但使用剂量过大,也会产生严重副作用,如少量木通有通乳作用,但剂量超过30g,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白果是常用的止咳平喘药物,但如果一次服用20粒以上,就会发生氢氰酸中毒。甘草药性平和,善调百药,但若无故过量服用,可致腹胀食欲减退,水肿,甚至引起高血压。

(3)药不对证:有些人因不懂中医的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原则,盲目服药,尤其是滋补类中药,不按照中医的方法指导,以至适如其反。如阳虚怕冷舌淡白,脉沉迟者可服用鹿茸、红参,但一些人阴虚体质,畏热舌红口干,脉细数者服用后会出现口鼻出血,头晕,兴奋,血压增高。西洋参、阿胶为滋阴补血药,适合于阴血亏损者,如口干颧红,潮热,烦热,舌红,脉数等症,但阳虚患者服用会致腹痛,腹泻等;又如感冒,中医有风寒、风热及挟暑、挟湿、体虚感冒等区别,但不少人一患感冒,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拿点感冒药就服用,结果贻误病情。还有一些人没病吃药,有病不就医,自己乱用药,甚至轻信游医药贩的所谓祖传秘方或偏方、单方,结果造成中毒或病情加重等副作用,这都是极为有害的。

(4)体质差异:孕妇用药需注意有些中药有致畸和堕胎作用。据历代医家经验已发现的有多种。根据药物对胎儿损害的轻重不同,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两大类。禁用的药物大多数是毒性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三棱、莪术、麝香、水蛭、巴豆、牵牛、大戟、斑蟊、商陆、雄黄、虻虫、水银、轻粉、芜花等。慎用的药物有破血、活血通络、行气、祛瘀及辛热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附子、大黄、天南星、肉桂。所以孕妇用药需慎之又慎,绝不能盲目乱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保证母子安全。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有不同程度衰退,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都有一定的影响。又因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都发生变化,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很易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老年人服药应少不宜多。更重医院做出明确诊断,然后再对症下药。

名医:陈四清

医院感染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院级名医,全国名老中医张继泽工作室主任,孟河医派(马家)第五代传人。长期致力于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和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研究,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嫡传弟子,前后跟随周仲瑛教授临证学习15年,擅长肝炎、肝硬化、肿瘤、皮肤病等疑难杂症的中医中药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声明–

声明:打赏收益用于敬老仁爱公益事业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的图片是什么样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