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三国时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时代。印度,和中国一样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邻居。他俩的碰撞,会有怎样的火花?
三国时代,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时代,这是区别中国人和外国人最显著的历史常识。当一个中国人碰到一个会说中文的老外,你会发现他们和你最多谈起的大唐或者大清;但是中国人自己聊天,历史话题说的更多是三国。那么有谁知道三国时期的有什么知名的印度人吗?
一、三国时期的印度人
(一)神医华佗
华佗(约公元年-公元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神医华佗华佗明明有记载是出生于中国的人,怎么和印度有关?原因有三点:
1.麻沸散。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外科药剂,是中国历史罕见的外科手术用药。而且可以这么说,华佗之前无麻沸散,华佗之后无麻沸散。根据后世推测,麻沸散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而曼陀罗花正是一种原产于印度的植物,今天在中国分部的地区主要在西南,也是茶马古道的中国一侧范围。麻沸散的这种用药方式本身就十分像印度的用药方式,印度也有和中医一样的传统医学,而且其中有一部分非常厉害,是毒药学,目的就是杀人,和中医的治病救人完全不是一个体系。可以说,麻沸散在印度传统医学体系更容易出现。
华佗与麻沸散2.印度神医的名号。根据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推测,华佗汉语的发音,和“agada(药罗汉)”的天竺语发音相似,天竺即是现今的印度,也就是说华佗实际是印度的药神。
3.华佗的年龄成迷。根据史书记载,华佗约65岁。但是根据《后汉书·华佗传》也记载过:“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若华佗是个名号而不是真人,是好几代人继承华佗这个名号,那么《后汉书》的记载也就很容易解释了。
印度药神事实上,华佗是一位游历多地的人。在吴国华佗救过周泰,在魏国地区救过陈登,在《三国演义》中华佗来到蜀国救过关羽,最后死在了曹操手中。可以说华佗在中国游历大江南北,非常像一个被赶出家乡,没有上进的志愿,只希望寄情于山水的游子。
至于华佗与谯县华佗的关系,可能只是重名。来自印度的药神华佗遇到了谯县华佗,在中国这种经常询问籍贯的国家,药神华佗便假借谯县华佗之名。
(二)“美女”黄月英
黄月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的妻子。根据《襄阳耆旧记》记载,黄承彦称其女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但才华却与诸葛亮相称。乡间有“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谚语流传。若是访问黄月英的家乡,会发现当地民众普遍夸奖黄月英美貌,与历史文件记载不相符。
黄月英在这里提出一个既能解决《襄阳耆旧记》记载丑陋,又能解决民间称奇美貌如花的方案——去印度宝莱坞看看。
宝莱坞美女1宝莱坞美女2很明显黄月英就是印度美女的模子,外形与中国传统审美不一致,但是绝对是一个大美女。
为什么要体现与中国传统什么不一致这一点?因为三国时期正是世家大族崛起的年代,到了魏晋时代更是如此,当时人以皮肤白皙、头发乌黑为美,男人的要求还要有美髯。黄月英身体发黑,头发发黄,一定不是当时文字记载人员眼中的美女。但是就她本人来说,一定是一个民间美女,所以民间传说是美女。可见如果黄月英是印度人,那么历史记载既是丑女也是美女的情况与现实并不冲突。
宝莱坞美女3(三)大师朱八戒
猪八戒是唐三藏的徒弟,这个文化常识大家都知道。但是朱八戒是谁,恐怕知道的人很少。事实上,朱八戒是唐玄奘的前辈,他是第一个去取经的中国人,他叫做朱士行,法号八戒,也就是朱八戒。
朱士行,法号八戒嘉平二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
朱八戒大师不是印度人,他的师父昙河迦罗是印度人。
朱八戒大师最后西去,在于阗国抄写佛经,最后老死在当地。他手抄《大品般若》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后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共20卷。
朱八戒大师的经文朱八戒大师一生矢志不渝的做事方式,离不开师傅昙河迦罗的教导,所以昙河迦罗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印度人。
二、三国时期人员特点
其实中国自古就是非常开放的国度,而且与印度有直接陆地交往。除了知名的丝绸之路,也有不太被人知道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在古代地位绝对不逊于丝绸之路,甚至相当长时间作用都在丝绸之路之上,因为茶马古道沟通中国和印度两个古代超级大国,它的商贸积极发达,人员交往密切。特别在三国时代那个乱世,很多印度人从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逃到了中国。三国时代是中国的乱世,同时也是印度的乱世。那时候强大的贵霜帝国已经露出疲态,婆罗门和刹帝利正在拼命的攫取国家利益,普通印度百姓难以为继,特别是那些没有贵族身份但是具有知识的印度家庭纷纷逃离印度,来到中国,有的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有的通过茶马古道来到中国。而中国这片土地,也开放胸怀的接纳了这些印度人。
茶马古道无论是华佗、黄月英还是昙河迦罗,都有一个特点:出身低贱。但是虽然他们在印度饱受迫害,但是来到中国后都得到了中国人的尊敬。华佗被尊为药神,黄月英是千古贤内助,而昙河迦罗虽然只是沙门,但是在中国依然被尊为大师。其中华佗去过吴国治疗周泰,黄月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夫人,而昙河迦罗则是魏国人,三国正好一家一个。
华佗虽然生在印度,但是印度已经抛弃了他,相反的中国谯县拥抱了华佗,所以说华佗是谯县人,是正确的。黄月英本人非常有才华,若黄月英是跟着母亲家人从印度逃到中国避难,也能说明当时印度对于中下阶层的暴虐统治,稍有钱的印度子民逃离印度,来到中国生根发芽。至于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现在对他的称呼更多为:中国第一位僧人的师傅。
他们既是印度人,也是中国人,他们本身就是中印历史友好的象征。
中印友好寒言冰语
印度最近闹得太不像话了,本文的立意还是要告诉世人,中印自古友好。文中所描述的三国时代,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时代。而华佗、黄月英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至于昙河迦罗中国人可能不熟悉,但是朱八戒这个名字中国人还是很熟悉的。
其实中印交往源远流长,在这之前有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点醒西方大智者的故事,后世被称作释迦摩尼。当然了,用今天眼光来看,佛祖是尼泊尔人,不是印度人,和印度没什么关系,印度信仰的是印度教,不是佛教。在这之后百年间有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中印的友好关系是延续几千年的结果,只可惜现在少数印度人利用时事,成为中印友好的绊脚石。
中文有记载老子化胡点醒西方圣人中印绊脚石的主要身份是他们婆罗门、刹帝利的身份,因为他们是雅利安人,和纳粹德国的政治主张相似,所以会成为和平的阻碍并不稀奇。只是可惜千年来那些印度社会底层的人民,他们千年来都没有办法用他们的双手拯救他们自己,逃跑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这是他们千年来悲惨命运的原因,也是他们和中国人命运最大的不同。
因为印度的人种和纳粹德国类似,所以印度是二战后最不遵守二战秩序的国家之一。二战后印度疯狂扩张,与他们雅利安人种掌权有关。其实印度有个黑历史,印度在二战中有一部分与日本是友好国家,因为德国和日本二战就是轴心国同盟,这部分印度与汪伪民国是一个性质国家。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准备到印度访问时拜访日本遗迹,就是这个原因。印度人今天之所以会和中国在边境有争执,本质上与二战德国疯狂扩张没有区别,他们提出的主张不是二战后政治秩序,而是更早的内容。这些内容本来不该在今天的世界拿出来,因为今天的世界秩序是二战后的政治秩序,其中中国是二战后负责任的大国,而印度是二战后捣乱的大国。
二战日本大东亚会议上有日本、印度事实上若是按照古旧的书籍记录,中国应该掌控着西到埃及、东到库页岛,北到北极圈,南到印度边陲的庞大地区,至少《山海经》就是这么记载的,他们之间联系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华佗、黄月英等人会来到中国,这是千年来中国的内部道路。但是中国今天没有坚持这种主张,因为今天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的是二战后的世界主张,不能按照古旧书籍的记录。要知道《山海经》的时代,印度当时是什么样子印度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传说可能只是我们记录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瞎掰的。因为雅利安人来到印度的时代,正是本文说的三国时代前后,在《山海经》时代,印度什么样今天印度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们并不知道。
山海经记载中国疆域很大现在的印度其实是中国魏晋南北朝的情况,就是三国之后的时代。世家大族掌控国家政权,面临东西两股势力强烈压迫。其中西部势力是灭亡势力,相当于魏晋时代西部势力的羯人,但是印度人认识不到,还把西部势力当做是自己的援军。而东部势力是伙伴,相当于魏晋时代的鲜卑,虽然有些暴力,但是最强的实力是文化实力而不是军事实力。印度研究者没有这种智商,也没有这种认知能力。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可惜了印度普通人,他们千年前能逃亡中国,现在连逃亡的勇气都没有,只能在街上当乞丐。想想今天欧美都有“BlackLivesMatter”活动,黑人都懂得争取自己的命运,可怜的印度大多数人怎么没有这种想法呢?要知道中印边境冲突,死亡的人大多是这些人,而不是婆罗门和刹帝利那些。印度普通人如果自己没有拯救自己命运的愿望,别人是无法做什么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中印千年友好关系。希望印度人能够自己把握自己国家的命运,让中印友好关系能够继续延续,再来千年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