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ldquo衣冠疗法rdqu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2607.html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白芷、石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药,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

在香囊文化的历史长河里,有一枚名人香囊应该是让很多人难以忘怀的,那就是杨贵妃临走前佩戴的那枚贵妃香囊了。这段历史在《艳异编正集·艳异编》及《旧唐书杨贵妃传》中均有记载。

天宝十四年(年)十一月,安禄山兵变,攻占潼关。唐玄宗见长安不保,携杨玉环仓皇入蜀。途经马嵬坡时,禁军将领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遂请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唐玄宗牺牲了杨贵妃的生命,让她独自去承担酿成国家战乱的责任。杨贵妃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以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莹莹白骨一具,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复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见到香囊睹物思人,当年骊山歌舞的欢乐宛在,伊人的浓情已远,也只剩下眼前这枚香囊了!他把香囊装入衣袖,不禁老泪纵横……八十年后,唐代诗人张祜感叹此物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小小一枚香囊,竟然叙述着如此一段悲情,怎不令人唏嘘呀!

中药香囊的作用

熏香治病自古便有。中国古代,用“香”治病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药香囊,具有开窍宁神、镇静助眠的作用。挂在床头,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入眠。平时可以把香囊戴在胸前,休息时置于枕边,能预防感冒、鼻炎、汗臭、蚊虫叮咬等。小儿肌肤娇嫩,脏气清灵,药物易透达,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取得药轻效捷的效果。香味变淡后可通过揉搓香囊使香味增加。半个月到一个月后无香味时更换。

另外,中药香囊还有驱虫的作用,惊蛰的时候,各种昆虫和微生物苏醒过来。儿童的免疫能力比较低,因此容易受其侵袭。在香囊内装入特定中药就可以有效保护儿童不受虫毒侵害。

使用香囊时要防水、防潮,若直接接触皮肤而出现红疹、瘙痒,就要取下香囊将香囊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并在患处外擦皮炎平或肤轻松软膏即可。

中药香囊的配方

增强呼吸道能力: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

驱蚊虫: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各适量。保持比例为1∶1∶1∶1即可。艾叶10克,石菖蒲10克,鳖甲10克,闹羊花20克。

儿童防感冒: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

解春困: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山奈、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

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

做香囊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白芷可祛风解表、化湿通窍;丁香能芳香理气、温中降逆。

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而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药物气味分子被人体吸收以后,还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增强食欲。儿童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低,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最适合佩挂香囊。让儿童经常将香囊置于衣兜、枕边,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zd/5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