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611/6320392.html
曼陀罗绘画是目前绘画心理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最早由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荣格发明。
卡尔·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荣格认为曼陀罗是心理的核心即自性原型的象征,并将曼陀罗的外在形态概括为一个圆圈或一个四方结构,表现为四个部分或四的倍数的对称排列。
当一个人心理处于紊乱、焦虑、抑郁时,把外界的东西进行规整、排序时,你的内心世界也会带来平衡有序。我们讲一个人心理问题时,通常会说这个人心理不平衡,心理紊乱,内在的紊乱通过外在的有序,内心也能得到平衡和快乐。所以荣格通过画这些画,进行一圈一圈的定位,来获得他内心的平静。
心理学认为,内心的种种想法均可以绘制成曼陀罗,实际上就是“投射”。可以是焦虑、抑郁的投射,也可以是摆脱焦虑抑郁过程的投射。可以是精神分裂的投射,也可以是精神整合的投射。
曼陀罗绘画在心理调适中是一种最为有效而简单的方式,其在满足绘制者安全感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通过表达性的方式让内心中的对立面整合并重新建立秩序和平衡。
在具有母体子宫般保护作用的大圆里,我们可以自由探索,积蓄力量,直面阴影,整合异质,在自己独有特质的指引下,突破重围,超越限定,领悟人生。
曼陀罗绘画对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儿童也起作用
很多ADHD儿童难以用复杂的语言表达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与无助,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他们通常会透过一些怪异或极端行为来代偿。实践证明曼陀罗绘画对注意力缺陷障碍患者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
a)调整个体的认知结构;
b)释放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体验,为健康的情绪和积极的行为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c)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个体趋于自我更完整的形态;
曼陀罗绘画主要分为非结构式曼陀罗和结构式曼陀罗两种形式。“非结构式曼陀罗”要求绘画者在规定尺寸的圆内作画,绘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脑海出现的意象,画任意的图案。
“结构式曼陀罗”有给定的曼陀罗图形模板,绘画的过程只要求绘画者对模板进行涂色。
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体心理状态和自性化过程的独特性,其外观有些是较为标准,有些则是不规则的。另外由于自性化是一个长期且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独特性同时体现在个体的不同阶段中。因此每个个体在每个阶段所展示出的曼陀罗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结合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综合分析和领悟从而更好的去探索绘画者的心理。